孩子幾歲要會發什麼音,為什麼大家說的都不一樣?

關於孩子幾歲要會發什麼音,靜靜老師過去曾經上傳過這張圖讓各位爸爸媽媽和幼教老師們有個發展里程的依據,非常地受到大家歡迎~但有許多爸爸媽媽卻疑惑,私訊詢問靜靜老師跟自己過去看的資料不一樣呀~~~~ 那我的孩子到底要遵循哪一位老師、治療師、專家所說的標準呢? 為什麼會有各家研究結果各說各話的情形,以及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這些包羅萬象的語音發展里程碑~一起來看看吧!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關於孩子幾歲要會發什麼音,靜靜老師過去曾經上傳過這張圖讓各位爸爸媽媽和幼教老師們有個發展里程的依據,非常地受到大家歡迎~

但與此同時卻有些爸爸媽媽頭冒問號,為什麼靜靜老師上傳的這張圖跟我過去看的資料不一樣呀~~~~

那我的孩子到底要遵循哪一位老師、治療師、專家所說的標準呢?

今天靜靜老師就來跟大家說明,為什麼會有各家研究結果各說各話的情形,以及我們到底該如何應對這些包羅萬象的語音發展里程碑~一起來看看吧!

各位專家各說各話

有沒有遇過一個情形,同一個語音發展順序的話題,每個人說的都是「研究顯示」,但結果都不一樣!!!這該如何抉擇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值得相信的呢?』

又或者是詢問語言治療師,A治療師這樣說,B治療師說的又是另外一套,搞得爸爸媽媽們好亂啊~~~

就目前學習華語的兒童研究來說,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結果,都出現不一致的現象,也就是說,各家研究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果,是一個爭議性極大的話題,而且呢~這樣的情形並不僅止在台灣發生,在美國不同學者做出來的研究也不見得一致,這是目前我們遇到的困難點。

各家研究的結果

下面呢~靜靜老師會附上三篇在台灣搜尋的到的學習華語兒童語音習得的相關研究,並針對取樣方式、測驗材料、通過標準以及研究討論做描述,讓大家理解到研究的限制與待改進之處~

研究一:王南梅等人(1984)

研究二:鄭靜宜(2004)

研究三:林寶貴等人(2007)

該選擇哪一項研究結果

看完了三篇研究結果分析,大家有沒有一頭霧水呀~>..<

每份研究都有自己的標準以及取樣、測驗方式,那我到底該選擇哪一個?

靜靜老師自己的考量點是:

  • 研究設計較為嚴謹
  • 取樣數夠大
  • 通過標準較高
  • 個人主觀判斷因素

靜靜老師在選擇研究結果時,會加入主觀、客觀的各項標準來評斷,盡可能選擇較有可靠性的研究結果。

為什麼語音習得順序研究結果不一致?

影響各家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有相當多種,推論可能的原因有:

  • 各家研究採取的語音正確通過標準不一(較為嚴謹的90%? 還是較為寬鬆的50%?)
  • 取樣的地點(偏鄉、都市?)
  • 樣本多樣性(遍佈全國、還是僅有單一地區的兒童)
  • 測驗方式是模仿、仿說還是自發表達呢?

當各所研究的設計都不同時,就會造就最終結果的差異,這是我們必須了解到的限制。

有沒有統一的結論?

既然我們現在知道了每家研究都有自己的取樣、測驗方式,也知道結果不盡相同,那有沒有至少一個統一的結論可以參考呢?

答案是:有

雖然整體來說在台灣的相關研究數量也不多,但大致上各家研究仍會有一個語音習得的順序規則可以參考

那我要選擇相信哪一個研究結果呢?

比起選擇單一標準來判定孩子是否落後於常模,靜靜老師認為,身為語言治療師我們的存在目的就是幫助孩子發展「足夠且適合」的溝通能力與方式,拘泥在語音發展順序是不必要的,也無法解決孩子的任何問題。

靜靜老師思考後認為我們可以做的是,當孩子被爸爸媽媽帶來診間,希望進行語音治療時,我們可以告知父母目前多數孩子的發展軌跡,當作一個輔助參考,同時也觀察並替孩子找到目前的語音目錄,以及下一階段可能發展的目標,觀察孩子與學習相關的能力表現,才是真正能夠幫助孩子的方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Index